作者:vbond 发布时间:2025-08-18 14:33 浏览次数 :
烧结银如何突破传统焊接限制,助力新能源汽车与功率电子发展?
在功率电子封装领域,烧结银技术正迅速成为高可靠性应用的黄金标准。这项创新工艺通过纳米银颗粒的低温烧结,实现了远超传统焊料的导热和导电性能,为IGBT模块、SiC功率器件和先进封装提供了突破性的解决方案。本文将深入解析烧结银的技术原理、工艺优势以及在新能源汽车等关键领域的应用前景。
1. 烧结银技术解析
1.1 技术原理
烧结银是一种将纳米级银颗粒(通常20-100nm)在200-300℃温度下加压烧结的连接技术。与传统无铅锡膏相比,其独特之处在于:
- 形成多孔银结构,保持90%体银的导热性(>200W/mK)
- 烧结层具有类似块状银的导电性(电阻率<5μΩ·cm)
- 工作温度可达器件芯片的80%熔点(约600℃)
1.2 工艺演进
最新发展包括:
- 低温压力烧结:可在250℃完成,兼容敏感器件
- 银-铜混合烧结:降低成本同时保持性能
- 预成型烧结片:简化产线工艺,提升良率
2. 性能优势对比
参数 | 烧结银 | 无铅锡膏 | 导电胶 |
导热系数(W/mK) | 200-250 | 60-80 | 1-5 |
剪切强度(MPa) | 30-50 | 20-30 | 10-15 |
热阻(℃mm²/W) | 0.5-1 | 2-3 | >10 |
最高工作温度 | 600℃ | 150℃ | 200℃ |